close
記得上個月喵喵特地從新店帶來二空新村的涼麵之後
我就有點念念不忘想要直接去店裡吃
就在出國的前一天 我跟喵喵約在新店七張站 然後 再一起步行去華中街吃晚餐
因為 每一種口味都想嚐試 我們就點了 涼麵、麻醬麵、紅油抄手、蘿蔔湯、味噌湯、水餃及一大盤的魯味
可惜 哈哈 有帶相機 卻沒拍下來留念
這一天的晚上 吃超飽的 都還不錯吃 挺有家鄉味兒的
後來 決定 找一個時間 一定要來吃吃限量版的鴛鴦涼麵
為啥說是限量的 因為 老闆說每天提供的份量不多 大約只有數十盒而已
(我忘記是30盒還是50盒還是60盒了)
昨天預定要去光華商場組電腦 所以 我們特別早起 本來要先打電話預約的 後來 就直接殺去店裡啦
一停好車 我就看到店裡的人手 正在包裝一盒又一盒的涼麵
對吃的本來就是眼睛很尖的我 馬上看到 那個每天只限量XX盒的鴛鴦涼麵 已經躺了幾盒在桌上啦
而一旁邊的老闆也正在製作涼皮喔 (鴛鴦涼麵除了雞蛋麵條還有涼皮搭配在一起)
就定位之後 我們就跟店家點了二份鴛鴦涼麵
然後 又問了一下 現在有什麼湯可以喝的
有一個媽媽 很熱心的跟我們說 有筍子湯 剛煮好的
我就說好 就點了一碗跟喵喵合喝
不時之間 那個媽媽一下子在外面 一下子又跑進來跟我們說 筍子湯剛煮好的 搶第一先享用
我以為她是熟客 後來 才知道 她是店裡的人啦
因為 她一直問我們筍子湯好不好喝 怕味道不夠重或是太清淡什麼的
我回她 這樣的味道剛剛好
她說 我們家的湯 味道都比較清淡也沒有油
我又跟她說 這樣比較健康啊
後來 我才發現 這筍子湯還真的沒有油耶~~讚!!!

江江 等了粉久才端上桌的 鴛鴦涼麵 來囉
因為是剛做好的 所以要先過過冷水降溫 才能吃到涼涼的涼皮及涼麵

涼皮的維基百科:是中國西部眾多地區的風味小吃,被許多人認為是陝西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
又稱皮子、釀皮子、麵皮,據說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以「白、薄、光、軟、釀、香」而聞名。
涼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因為「涼」,所以在夏天吃的人更多。
涼皮的種類繁多,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盡相同。
從製作方法上可大體分為:蒸麵皮、擀麵皮和烙麵皮。
蒸麵皮的主要製作方法是由麵粉(將麵筋洗出)或米粉加水均勻攪拌製成糊狀,盛入圓形平底的金屬容器,
搖擺涼皮容器使面/米糊平展得鋪在容器底,然後放入開水鍋或蒸籠內蒸制(蒸熟後的圓形整張皮子大約0.5厘米厚,直徑近1米)。
隨後把涼皮過涼水冷卻,用近1米長、20餘厘米寬的大鍘刀切成寬0.5厘米至2厘米的長條(根據製作材料不同,顏色有稍許不同),
調拌時可根據不同風味加入鹽、醋、芝麻醬、辣椒油、麵筋、黃瓜絲、豆芽、蒜汁和時令蔬菜等。
吃之前 用筷子給它喇一喇 愛吃辣的桌上也有辣油 可加分唷
果然 這款鴛鴦涼麵沒有令我和喵喵失望耶
喵喵說 從來沒吃過這種涼皮 (我也是耶)
不是粄條的口感 也不是米苔目的口感 這種口感很難形容
吃起來又軟又Q的 口感很棒 即使是過冰水 也不會覺得麵皮變硬或軟爛 很讚 好吃的不得了
吃完了之後 有股衝動想再來一盤說 但礙於待會兒還要去吃別的 就作罷啦
台南的二空新村會做涼麵的有粉多家 美食家梁幼祥就曾推薦過這個趟二哥做的涼麵
現在 搬遷來台北 就能讓北部人吃吃道地的眷村涼麵囉
在小蘋果那邊發現有影片介紹 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囉

從七張捷運站往烏來的方向 遇中正路右轉進去 左手邊第一個巷口就是華中街啦

我就有點念念不忘想要直接去店裡吃
就在出國的前一天 我跟喵喵約在新店七張站 然後 再一起步行去華中街吃晚餐
因為 每一種口味都想嚐試 我們就點了 涼麵、麻醬麵、紅油抄手、蘿蔔湯、味噌湯、水餃及一大盤的魯味
可惜 哈哈 有帶相機 卻沒拍下來留念
這一天的晚上 吃超飽的 都還不錯吃 挺有家鄉味兒的
後來 決定 找一個時間 一定要來吃吃限量版的鴛鴦涼麵
為啥說是限量的 因為 老闆說每天提供的份量不多 大約只有數十盒而已
(我忘記是30盒還是50盒還是60盒了)
昨天預定要去光華商場組電腦 所以 我們特別早起 本來要先打電話預約的 後來 就直接殺去店裡啦
一停好車 我就看到店裡的人手 正在包裝一盒又一盒的涼麵
對吃的本來就是眼睛很尖的我 馬上看到 那個每天只限量XX盒的鴛鴦涼麵 已經躺了幾盒在桌上啦
而一旁邊的老闆也正在製作涼皮喔 (鴛鴦涼麵除了雞蛋麵條還有涼皮搭配在一起)
就定位之後 我們就跟店家點了二份鴛鴦涼麵
然後 又問了一下 現在有什麼湯可以喝的
有一個媽媽 很熱心的跟我們說 有筍子湯 剛煮好的
我就說好 就點了一碗跟喵喵合喝
不時之間 那個媽媽一下子在外面 一下子又跑進來跟我們說 筍子湯剛煮好的 搶第一先享用
我以為她是熟客 後來 才知道 她是店裡的人啦
因為 她一直問我們筍子湯好不好喝 怕味道不夠重或是太清淡什麼的
我回她 這樣的味道剛剛好
她說 我們家的湯 味道都比較清淡也沒有油
我又跟她說 這樣比較健康啊
後來 我才發現 這筍子湯還真的沒有油耶~~讚!!!

江江 等了粉久才端上桌的 鴛鴦涼麵 來囉
因為是剛做好的 所以要先過過冷水降溫 才能吃到涼涼的涼皮及涼麵

涼皮的維基百科:是中國西部眾多地區的風味小吃,被許多人認為是陝西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
又稱皮子、釀皮子、麵皮,據說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以「白、薄、光、軟、釀、香」而聞名。
涼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因為「涼」,所以在夏天吃的人更多。
涼皮的種類繁多,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盡相同。
從製作方法上可大體分為:蒸麵皮、擀麵皮和烙麵皮。
蒸麵皮的主要製作方法是由麵粉(將麵筋洗出)或米粉加水均勻攪拌製成糊狀,盛入圓形平底的金屬容器,
搖擺涼皮容器使面/米糊平展得鋪在容器底,然後放入開水鍋或蒸籠內蒸制(蒸熟後的圓形整張皮子大約0.5厘米厚,直徑近1米)。
隨後把涼皮過涼水冷卻,用近1米長、20餘厘米寬的大鍘刀切成寬0.5厘米至2厘米的長條(根據製作材料不同,顏色有稍許不同),
調拌時可根據不同風味加入鹽、醋、芝麻醬、辣椒油、麵筋、黃瓜絲、豆芽、蒜汁和時令蔬菜等。
吃之前 用筷子給它喇一喇 愛吃辣的桌上也有辣油 可加分唷
果然 這款鴛鴦涼麵沒有令我和喵喵失望耶
喵喵說 從來沒吃過這種涼皮 (我也是耶)
不是粄條的口感 也不是米苔目的口感 這種口感很難形容
吃起來又軟又Q的 口感很棒 即使是過冰水 也不會覺得麵皮變硬或軟爛 很讚 好吃的不得了
吃完了之後 有股衝動想再來一盤說 但礙於待會兒還要去吃別的 就作罷啦
台南的二空新村會做涼麵的有粉多家 美食家梁幼祥就曾推薦過這個趟二哥做的涼麵
現在 搬遷來台北 就能讓北部人吃吃道地的眷村涼麵囉
在小蘋果那邊發現有影片介紹 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囉

從七張捷運站往烏來的方向 遇中正路右轉進去 左手邊第一個巷口就是華中街啦

全站熱搜